子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論語,先進第十一)



在孔子原句中,本來的意思是:「人生的道理都尚且未能完全瞭解,又怎能知道死後的事情呢?」,

又說「敬鬼神,而遠之」。由於死亡、鬼神之類的事情對於活在世上的人都是比較虛無遙遠的,

而孔子的儒家思想主張的又是積極入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因此對於這類的問題,孔子的回答無怪乎是要子路將心力放在活著的當下。

與其將心思放在這種苦思竭精也不見得知道答案的虛無問題上,

還不如集中精神研究一些學問、民生政治、人生道理等實學較為實際。


如同佛家的毒箭喻:一名中箭者,它的親人擔心他,請醫生為他救治。

他卻說:我不要拔除這支箭,除非我知道射箭的人是和姓何名?名字是長是短?膚色是黑還是白?

是王族?婆羅門?商人還是平民?還有這支箭是從東南西北那一個方向射來的?

我不要取出毒箭,除非我知道這弓是用什麼材料製成的?用什麼動物的筋綁成的?弓弝是什麼顏色?

製成弓弦材料?以什麼木製成的?用什麼動物的筋綁成的?箭尾的羽毛是屬於那種動物的?

箭頭是以何物製成的?這支箭的製造者姓名住處?

這個愚癡的人啊!在他還沒得知答案時就命終了。

而執著於虛無問題而不行動的人,就如同中箭者一樣的愚癡,在他還沒知道答案時,命就可能終了。



這些主要都是要人們將心力放在實際的問題,活在當下,才能活出生命的意義,彰顯生命的價值。

而宋泉盛教授所說的「不知死,焉知生」則是為了當頭棒喝打醒群眾。

對於死亡,人們常常是採取逃避態度,從不願意正視。

由於不確切知道死亡的時間,人們有了遺忘生死的藉口或理由,卻忽略了「生死無常」、

「棺材裡裝的是死人、不是老人」、「明日與來世不知何者先到」等極為現實的觀念。

遺忘生死進而醉生夢死的例子,在過去在當代都是俯拾即是、耳熟能詳。

我們總是失去後才懂得珍惜,在生命瀕臨結束時才覺醒到生命真正重要的意義與事物,

可悲的是在那時已經沒有能力時間去追尋或挽回了。



為了不讓這種悔恨發生在自己身上,提前覺知死亡的意義是很重要的。

當一個人明白自己的生命終有盡頭、死亡是生命歸宿之後,還會渾渾噩噩、虛耗光陰,終日無所用心嗎?

一定是更為珍惜每一分一秒,勇敢努力地活在當下,追求生命真正的目標,珍惜所愛的人。

難道還會汲汲營營於名利之中,在權勢洪流打滾,為了擁有更多的財富,拼命追求享受,最後淪為它的奴隸嗎?

飲食男女、財富功名本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之物,只是在現世活著的我們,真的懂嗎?

懂得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嗎?



「未知生,焉知死」與「不知死,焉知生」都是要人們體悟到生命重要的意義為何,把握當下,

積極活出生命的價值。一個是要人們將心思放在積極面,不要執迷在虛無的問題上;

另一個是要我們體驗到生命終有結束時,激起人們更為珍惜之心,懂得掌握重要事物,

而不是執迷於身外之物,進而讓生命更為圓滿。



當我們知道人生是一場馬拉松,而不是百米競賽時,就會知道一時的落後不算什麼,

因為只要能堅持到最後、跑進終點的人都值得鼓掌。

在失敗挫折時的當下,我們容易灰心喪志、否定自我,更甚者失去鬥志、鑽牛角尖、尋死。

在灰心時,一粒沙都像一座山般的碩大,芝麻蒜皮的小事都成了燙手山芋的難事。

這樣的情緒歷程很多人都曾有過。



要知道一時的失意挫折,並不代表個人生命價值的失敗抹滅。

出了問題就盡心找出關鍵所在,尋得方法去解決便是。解決不了的難題就轉換心境、換個角度去面對。

所謂「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心境的轉換對於問題的解決是很有幫助的,

有時候從不同角度去思考一件事後,常會發現原本的問題竟不成問題。

相信這些事情很多人都知道,也能想通。只是想得通,不見得就能看得開,

很多事情發生後我們會失去理智思考的能力,沉陷於情緒泥淖中。



在馬拉松中,一時落後對於比賽成敗並沒有太影響。一開始衝在前面的不見得能一直領先到最後,

而比賽前段稍微落後的也不定然就輸了。只要能掌握配速,維持一定節奏跑下去,通常會發現終點就在前方。

在比賽中有人跑在前面,有人跑在後面,每個人都依照自己的能力努力向終點跑著。

沒有所謂輸贏,只有先後之分。跑到終點的,都是贏家

跑到終點的,都是贏家。

一時的跌倒又算什麼呢?只要你不放棄,堅持到終點,一切也都值得了。

人生不只是結果,人生就是過程本身,點點滴滴累積而成。

途中你哭、你笑、你喜、你悲,你在你的人生終究是獨一無二,無人可取代你,

只要你覺得值得,未曾虛度,又何來人生失敗之說?

事情的失敗不代表你個人的失敗,那只是一個小插曲,一下就過去了,

你知道終點在哪裡,你知道人生的目標在哪裡,這才是最重要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veve12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