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通識記 (1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陪他一段》


故事說了這麼久,男主角的姓名我們仍然不知道。

或許作者沒有特別指名哪位男性,是想泛指一切戀愛關係中的對愛漂泊不定的男人。

開始就不是一場兩情相悅的平等關係。

複雜關係如下:

eveve12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金鎖.七巧


一開始的婚姻就是門不當戶不對。

姜家是有名望的大戶,七巧卻只是蔴油店裡掌櫃的,見識差上一大截。

對於七巧來說,當時花樣年華的她,雖然出身不起眼,但也頗具姿色,

上街買菜去,喜歡她的男生可不少:肉店的朝祿、

哥哥的結拜兄弟丁玉根、張少泉、沈裁縫的兒子等等。

能碰上姜家這樣的大家來提親,想七巧也是喜上眉梢、有著飛上枝頭當鳳凰的驚喜。

少女憧憬,竊想會是怎樣的姑爺…

誰知事情卻不是她想的那個樣子。

eveve12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一位陌生女子的來信?是騷擾信嗎?

連結到現實生活,腦海中浮現的是一位瘋狂fans寄信對偶像的種種熱切訴意。

呵,要是這麼膚淺的話,韻琳老師也不會選這部電影作為探討的主題了。

當男人打開這封信的時候,是以怎樣的心情去看?

如果真是一位陌生女子寄來的信,大概像故事一般隨手翻翻看完便是。

男人的確顯出這樣的心思,他邊吃著壽麵,邊打開了信封…



信裡的字跡娟秀:她,是一位剛喪子的母親。

當他看到這封信的同時正意味著她再也不存在於這個世界上。

信一開始就把話說得很絕,完全沒有轉圜的空間。

是怎樣的心態會造成這番局面?女人一定曾受過很重的傷才會如此絕望,興味慢慢被挑起…

eveve12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畫裡呈現的人物,帶點憂愁淡淡神情,細長的脖子、無眸的雙眼,營造出特殊的風格。

寧靜優雅成了人物的特色。莫迪里亞尼,這名懷才不遇的畫家,在世時只短短活了36年,

他的生命充斥著一種「漫」──精神上的爛漫、生活上的糜爛、情感上的紊亂。

身為義大利裔猶太人的他,自幼對藝術之都巴黎就懷有一股憧憬。

長大成人後到了夢想中的巴黎過著畫家的生活,沒想到卻是窮苦潦倒,畫作無人賞識。

心中的苦悶難以言說。影片中,莫迪里亞尼散發著狂烈而熾熱氣息。

從酒吧中對眾人的言語、與畢卡索的互動都可以窺得一點端倪。

但同時他又是沈重而哀傷,笑顏狂語背後是無盡的無奈與傷愁,

與朋友的言談及走回破爛簡陋的居所時,闌珊背影都透露出重重心事。

他自傲卻又自卑,溫柔卻也殘忍,風趣卻是嚴肅,

個性裡的多重變化使他的生命中充滿矛盾及剪不斷理還亂的複雜。



「我要的是短暫而完整的生命」,莫迪里亞尼用他的一生演繹著這句話。

eveve12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言語簡練的阿律老師有著渾厚的好聽嗓音,

在每一個主題開頭前,他都會談著吉他唱著動人的歌曲。

與其說這是一場演講,倒不如說是老師個人生命智慧的濃縮與省思。

老師丟的問題有很多都發人深省,一時之間我竟也沒有明確的答案,有些只有模模糊糊的影子…

太過深沈的則讓人不想回答。

若透徹了解答案,想必又是生命中另一個境界了吧?

只是我何時能到達呢?

eveve12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Dec 06 Thu 2007 21:35
  • 旅行


台上的人眼睛閃著熱烈光芒,滔滔不絕地分享旅遊心情,讓台下的人隨之眩惑。

時間的流動似乎停止了,重新醒來已是下課鐘響,只好依依不捨地離開…

 一直以來有一個惶恐:擔心未來畢業後工作+生活=乏味無趣的重複。

畢竟出社會之後不能像學生時代那麼地自由與快樂。

聽了黃素琴老師一番演講之後,完全打破了這個迷思!

原來只要你願意,工作後的生活一樣可以多采多姿!

前提是你必須先跨出那一步。

eveve12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Part2. 結語:生命之觸動與個人省思

這學期所觀賞的電影,探討的話題給了我很多感觸,

像是哈姆雷特的To be or not to be?曾是我心裡的一塊陰影,

有時會被情緒的烏雲所籠罩著,內心的煎熬與掙扎,該怎麼做?

To be?

這樣的選擇總會帶來一點痛苦,該怎麼繼續,真的是最好的嗎?

Not to be?

我又怎麼可以輕易拋棄這一切呢?這是懦弱者的表現嗎?

哈姆雷特傳頌再三的原因就在於它所傳遞的情感是具有普遍性的,

很容易讓觀者有內心觸動呼應而生的惺惺相惜之感,原來我也不孤獨呢。

雖然這是一道無解的習題,雖然故事的結尾是個扣人心弦的悲劇,

你心牽動,你情溢動,感念於故事氛圍中,久久不能自拔…

eveve12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羅生門

「哪裡有軟弱,哪裡就有謊言。」

人總會因其軟弱、恐懼、渴望、(他人如何看待自己的)期待

而以最有利自己的角度去闡述某事件,產生了同一事件卻有聽起來截然不同的外貌。

這些外在包裝,透露出說話者的內心世界:他的內心想要什麼,擔憂什麼,渴望什麼?

人都是不完美的,這才是真實的人性。

在《羅生門》中審訊武士之死時,面臨人是誰殺的課題,

強盜多襄丸、武士之妻真紗、甚至是亡者武士本身,都急於承認自己才是殺人兇手。

這是怎生的一個光景?

有什麼事情比承認犯下殺人之罪更令人難以忍受?

事情背後的真相是什麼?

其中必定有謊言。每個人都避重就輕,只講對自己立場有利的證詞,他們的脆弱是…?

就與本案最無關聯、一臉老實貌的樵夫都說了謊。

eveve12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馬克白

試探是墮落的開始。

在《馬可白》中,幽微的人性黑暗面在慾望的呼喚中顯露出它的面目,

左右了改寫了馬克白的一生。

馬克白的本質是相當好的,若不曾聽聞過女巫的預言,

他毫無意外地會以忠臣的身份守衛國家,效忠於國王鄧肯一輩子。

但發生了什麼事?為何全變了?

在聽完預言之後,馬克白內心有什麼在蠢蠢欲動,但他深深壓抑,

直到受到馬克白夫人的激將法挑弄才全然釋放,展露他黑暗的一面。

eveve12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art1. 劇本之賞析

哈姆雷特

"To be or not to be?"

此句早已成為千古名言,從高中已就常聞英文老師談起,

如今能有機會好好欣賞此劇,品玩起來確實別有風味,莫怪當初老師極力推薦。

哈姆雷特—成熟的悲劇,開宗明義指出了這個故事的最終結局—tradegy,

一名深思、勇於探索、高貴優雅、品行純良的王子,在發生父王被謀殺、

母后旋即改嫁的事件後,接踵而至的內心煎熬使他幾欲發狂。



To be?

「誰甘心忍受這人世的鞭撻和嘲弄?看高高在上者的眼色,挨真情被蹧蹋的痛苦…」

接到父王死訊剛從德國趕回來的Hamlet,

他面對的是權傾天下的新任丹麥國王—他的叔父Claudius,

母后又在父王死後迅速改嫁,這令他錯愕驚疑,究竟怎麼了?



「想不到居然會落到了這一步!才不過死了兩個月—不,還不到呢,還不滿兩個月」

 Hamlet心境混亂不已。纖細敏銳的他,愈想愈心痛,思緒亂糟糟,

使得他的時間感有如共鳴般響應著Hamlet的心意。

eveve12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將盡

一開始黑暗的序幕中,一名黑衣女子娉婷而立,雙手前伸似乎極力召喚著什麼,

身體柔曲的波動,呼喚所欲之人(由許芳宜飾)。

而當遠處出現的人應喚而來時,女子極力想靠近卻無法如願,周遭的阻力讓她無法接近。

她的身體全力、她的雙手極力,

就在最後一刹那,兩人的手指幾乎要碰觸到的那一刻,女子卻驟然消失,憾然而逝。

此幕與米開朗基羅畫作「創世紀」中亞當軟垂躺坐著,上帝以手指傳遞氣息,兩者手指雖無相觸,

但卻強烈地展露傳遞之感染力的畫面有異曲同工之妙。

eveve12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老師在影片一開始就要我們特別注意「中國」所象徵的意思。

對於處在台灣的我們而言,中國相當熟悉。但是對西方國家來說,中國是一個古老的國家,

一種東方神秘美的代表、未可知的神秘方向、一個永遠到不了的地方。

對娜娜而言,追尋「中國」是一個只要keep going、不須停留的過程。

停下來的就不是「中國」了。

因為不停留,所以總是充滿了變化新奇。每天都是未知的未來,不必做長久打算,

隨時可隨性所至。完全的自由!

eveve12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子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論語,先進第十一)



在孔子原句中,本來的意思是:「人生的道理都尚且未能完全瞭解,又怎能知道死後的事情呢?」,

又說「敬鬼神,而遠之」。由於死亡、鬼神之類的事情對於活在世上的人都是比較虛無遙遠的,

而孔子的儒家思想主張的又是積極入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因此對於這類的問題,孔子的回答無怪乎是要子路將心力放在活著的當下。

與其將心思放在這種苦思竭精也不見得知道答案的虛無問題上,

還不如集中精神研究一些學問、民生政治、人生道理等實學較為實際。

eveve12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